铜奔马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就在上个星期,我变成了铜奔马。 事情是这样的,上个星期,我们去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
观潮记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闻名的奇观。去年在课本里读《观潮》时,我就总想着要去现场看看——那书上写的"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还有"如同山崩地裂,好像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闻名的奇观。去年在课本里读《观潮》时,我就总想着要去现场看看——那书上写的"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还有"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的声响,光是想象就让人激动。我拉着爸爸的胳膊撒娇,问能不能带弟弟和我去看潮,爸爸笑着说:"你先自己查资料,把观潮的攻略做好,咱们周末就出发。"
这话像给我添了把劲。我立刻扑到电平板前翻查资料:首先得找最佳观潮点。网上说,古时候杭州人观潮,最爱去凤凰山、江干一带;可随着地形变迁,从明代起,海宁盐官就成了"观潮第一胜地",所以人们也叫它"海宁观潮"。现在的盐官是嘉兴海宁市的盐官镇,看来就是这儿了!我蹦着告诉爸爸,咱们就去盐官镇。
接着查观潮时间。原来每年农历八月的潮水最盛,尤其是八月十五到十八这几天,太阳、月球、地球几乎排成一条直线,它们的引力合在一起,把海水"拉"得最高,潮头能有好几米高,其中又数八月十八的潮水最大。不过好在不用等那么久,每月农历初一到初六、十五到二十都能看到潮,算下来一年有120天能观潮呢。
爸爸忽然问:"那你知道大潮为啥偏偏在钱塘江这么壮观吗?"我早有准备,指着屏幕念:"跟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口像个大瓶子,肚子大、口子小,潮水涌进来时,江面一下子变窄,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叠起来,就成了奇观啦!"爸爸听完,朝我竖起大拇指,眼里的笑意像水波似的荡开。
农历六月初三那天,我们全家早早出发,到盐官镇的江堤时,离预计的潮时还有两个小时。可江岸边早已挤得人山人海,卖冰棍的小贩推着车穿梭在人群里,孩子们举着望远镜东张西望,热闹得像过年赶集。毒辣的太阳晒得皮肤发疼,我却顾不上这些,扒着江堤栏杆使劲往前望——既想第一个看到大潮,又盼着能撞见书上说的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
不知等了多久,忽然有人指着东边大喊:"潮来了!"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东海门那边真的浮起一条细细的银丝带,像谁不小心把月光揉碎在了江面上。紧接着,闷雷般的响声从远处滚来,越来越近、越来越沉。那条"银丝带"渐渐变宽、变亮,化作一道白线,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我们奔来!
"哇——!"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我死死盯着那道浪:先是一排银白的"装甲卫士"奋力向前冲,紧接着,更高的浪头翻卷着、嘶吼着扑上岸,"啪"地拍在江堤上,水花溅得比人还高,仿佛要把整个岸边都吞进肚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浪涛撞在水面上,碎成千万颗珍珠,又被后浪推着向前涌。
等浪花渐渐平息,江面上还留着一圈圈涟漪,像大地的呼吸。爸爸擦着额头的汗说:"太热了,咱们走吧?"可我盯着江面挪不动脚——刚才那惊心动魄的景象,还在眼前晃呢。爸爸妈妈只好陪着我,在江堤上又站了好久,直到夕阳把江水染成金红色。
离开时,我频频回头望着钱塘江,心里暗暗盼着:农历八月十八,一定要再来看看一年中最大的潮!
标签: 观潮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观潮记作文1150字》为作文本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观潮记作文1150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