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小学 >

赠你一缕薄荷香

小学 2025-07-10 1209字 邵迪青
那个初夏的午后,远处的蝉鸣穿过窗户轻轻摇晃着教室的静谧。课间时分,男孩小亦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神情略显委屈地走到我面前:“老师,这是小陈写的,放在我课桌里。” 我展

那个初夏的午后,远处的蝉鸣穿过窗户轻轻摇晃着教室的静谧。课间时分,男孩小亦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神情略显委屈地走到我面前:“老师,这是小陈写的,放在我课桌里。”

我展开纸张,7行29个字,字里行间满是刺耳的谩骂与鄙夷。小亦是个聪明的男孩,但平日里习惯与个性有些特别,爱计较、情绪易激动,在班级里也不太合群;而小陈,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对头”,两人常常针锋相对。不过这学期,他们倒也没再起什么冲突。可我扫了一眼笔迹,心里便有了数——这封信的作者不是小陈,而是小东。见小亦情绪还算平稳,我答应会处理此事,让他先回座位。

随后,我将小东悄悄叫到一旁,拿出那封信,目光温和却带着探寻:“你愿意把这封信领回去吗?”出乎意料的是,他爽快地点头:“愿意。”原本准备好的一番劝导话语瞬间没了用武之地,我只好临场发挥:“老师要夸夸你敢作敢当的勇气。不过,就算你不承认,公安局的笔迹鉴定专家也能查明真相哦。而且,幸好这封信只是放在了他的课桌里,要是四处传播,造成严重影响,那可就涉及违法了。”虚实之间,我想作为五年级学生,还是应该让他有点法律意识。接着话锋一转,和气地说道:“既然你坦诚承认,老师也不会深究这些。我只是想知道,你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小东低着头,小声说:“他一直摘我种的薄荷,我说了他好几次都不听。”原来是因为班级植物角里小东一组种的薄荷。

我又把小亦叫来,想听听他的说法。小亦涨红了脸,一口咬定自己没摘薄荷叶,而小东也拿不出确凿证据。看着僵持的两人,我伸手轻轻摸了摸植物角的薄荷叶,随后将手伸到他们面前:“你们闻闻,摸过薄荷叶后,手上就会留下清香。”并对着小亦说:“小亦,你是不是因为好奇摸摸,并不是故意采摘?”他点头称是。我又对着小东说道:“你看,原来是一场误会,对不对?”他腼腆地点点头。

我肯定了他们各自的想法:“小东爱护自己种的薄荷,这份心意很好;小亦喜欢薄荷香,只是轻轻触摸,没有随意破坏,也很有分寸。但这次的误会,我们得想想办法避免以后再发生。小亦要是喜欢薄荷香,可以大大方方地问小东:‘我好喜欢薄荷香,能不能送我几片?’小东看到小亦喜欢,也可以主动分享。薄荷种在这里,本就是用来分享的,它能提神、泡茶、止痒,是老师没及时告诉你们这些。”

两个孩子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我顺势提议:“小东,要不现在就摘几片送给小亦?”小东立刻动手,小心翼翼地摘下几片薄荷叶递给小亦。小亦腼腆地笑了笑,轻声说了句“谢谢”。

回到教室,我没有提及那封谩骂信,只是简单讲了讲他们之间的误会,随后给全班上了一堂关于爱惜与分享的课。我告诉大家,植物角的花草,我们人人要悉心爱护,同时,像薄荷这样的植物,还能用来分享快乐。在我的引导下,种了薄荷、碰碰香的同学纷纷采摘叶子,分给感兴趣的伙伴。

那一刻,教室里飘逸着薄荷的清香,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分享的快乐。一片小小的薄荷叶,化解了俩孩子间的矛盾。我不奢望,这样一次风轻云淡的教育,就能达到荡涤心灵的效果——只是希望,这样的一次又一次教育,能让他们拔除心头之刺——对同学、对他人的成见。我更希望让大家明白,真诚的沟通与善意的分享,能让生活充满芬芳,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标签: 一缕 薄荷香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