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身边,有许多值得欣赏的人,而我最欣赏的,就是坐在我身旁的同桌。他个子不高,但小小的身体里仿佛蕴藏着巨大的能...
藏在“空白”里的师者真心
刷抖音时,一则暖心故事映入眼帘:老师让班里最内向的学生为全班抽签,抽到空白签的同学就能免作业。男孩紧张得双手颤抖,却不知老师早已将所有纸条都换成了空白签。最终,凭
刷抖音时,一则暖心故事映入眼帘:老师让班里最内向的学生为全班抽签,抽到空白签的同学就能免作业。男孩紧张得双手颤抖,却不知老师早已将所有纸条都换成了空白签。最终,凭借这份“好运气”,男孩多了几个能谈心的好朋友。
这份无言的“空白”,我也曾默默运用。
迟到的“信息”
那天清晨,上课铃刚响罢,教室门“砰”地被撞开。竟是平日里如闹钟般准时的孩子,此刻他头发凌乱,满脸通红,气喘吁吁,显然是一路狂奔而来。他伫立在门口,慌乱地扫视全班同学后,将目光投向我,嘴唇微动,却哑口无言,满脸尽显难为情。我并未追问迟到缘由,只是自然地掏出手机,佯装查看,而后向全班宣告:“哦,你妈妈刚发信息过来,说家里突发急事,耽搁了些时间。”话音落下,我清晰地看到,他紧绷的肩膀瞬间松弛,悄然长舒一口气,慌张神色旋即被轻松取代。他低着头,快步走向自己的座位。我明白,刚才那一句适时的“谎言”,宛如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托住了他险些破碎的小小尊严。否则,那份难堪一旦扎根心底,或许会化作一道阴影,令他日后难以抬头。
预留的思考时间
记得一次课堂提问,我叫了一个平时基础比较弱、胆子也很小的男孩。问题并不难,但他显然没准备好,站起来后,脸一下子憋得通红,嘴唇哆嗦着,眼睛死死盯着地板,脚趾在鞋里不安地蜷缩。时间一秒秒过去,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针落,其他孩子开始有小小的骚动,他更慌了,头埋得更低,仿佛要被无形的压力压垮。我知道,硬逼他说或直接让他坐下,都只会加深他的挫败感。于是,我温和地看着他,清晰地对全班说:“这个问题需要点时间思考,很正常。这样,你先坐下,再想想。我们给所有同学一点时间,大家都认真思考一下,待会儿我们再交流。”说完,我特意转过身,留出足够的时间缓冲。当我再转回身时,我看到他紧绷的身体放松了些,正偷偷瞄着书上的笔记,手指在桌下悄悄比划。几分钟后,我再次提问,虽然没有直接点他,但当我目光扫过他时,他鼓起勇气,小声地、不太自信地吐出了答案。我立刻放大声音,带着欣喜肯定道:“很好!刚才这位同学思考得很认真,他提到了一个关键点!”那一刻,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亮光,那点被小心翼翼护住的思考火花,终于得以在安全的“空白”里,微弱却真实地闪烁了一下。
补上的作业
批改作业时,我翻开一本,发现只完成了一半。抬头望去,恰好对上坐在角落女孩那紧张的目光。她犹如一只受惊的小兔子,眼神在我和作业本间快速闪躲,手指用力揪着衣角,仿佛要将衣服扯破,空气中弥漫着她无声的紧张与懊悔。我并未点名批评,而是如往常一般,拿起红笔,在她写完的部分打勾、写下评语。批改完毕,我合上本子,面向全班说道:“嗯,今天大家作业完成得都很认真,值得表扬!”说这话时,我留意到她揪着衣服的手指微微松开,低垂的眼睫毛轻轻颤动。第二天清晨,她的作业本已置于我桌上。我翻开一看,昨日空白之处,已被一行行崭新且工整的字迹填满。那字一笔一划,写得格外用力、认真,想必她花了一整晚,憋着一股劲才补上的——这悄悄补上的作业,便是对我昨日那句“谎话”最有力、最响亮的回应。
这抽签的空白签、迟到的“信息”、预留的思考时间、补上的作业,看似“虚假”,实则饱含老师深藏心底的真挚心意。这“假”的背后,包裹着如春日泥土般温暖柔软的真心:老师需细心洞察每个孩子内心的恐惧,猜透他们未曾言说的小小心愿,而后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为其铺就一片“空白”。
相关文章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