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我和小伙伴们怀着雀跃的心情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这里宛如一座梦幻的生态乐园,是国宝...
笔尖拾光
笔尖拾光 ——一场与文字的向光之旅 岐山县城关小学六年级八班张泽洋 晨光初绽时,我总爱趴在教室窗台,看香樟叶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那些跳跃的光斑像极了文字,在书页间
笔尖拾光
——一场与文字的向光之旅
岐山县城关小学六年级八班张泽洋
晨光初绽时,我总爱趴在教室窗台,看香樟叶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那些跳跃的光斑像极了文字,在书页间织就梦幻的网——这是我与写作初遇的模样,也是梦想生根的起点。
三年级的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写“最难忘的事。”我握着铅笔,盯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忽然想起去年秋天,姥姥在厨房熬南瓜粥的场景:蒸汽氤氲中,她的银发泛起柔和的光晕,木勺搅动锅底的声响像一首温柔的歌。当我把这段文字写进作文,老师用红笔圈出“蒸汽给姥姥的银发镀上金边”,在评语里写:“文字有温度,才能打动人心。”那枚鲜红的波浪线,如同穿透云层的微光,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日常琐碎里藏着星辰大海,平凡瞬间中蕴含着动人力量。从那以后,我开始用笔记本记录生活:春日花坛里冒头的三叶草、校道上同学共打一把伞的剪影、爷爷读报时眼镜滑到鼻尖的模样……这些细碎的微光,后来都成了我笔下闪烁的星光。
五年级时,我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系统性的深度阅读。老师带我们读鲁迅的《故乡》在“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语句中叩问理想;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于“地坛在我”的哲思里触摸生命的重量。那些文字像火炬,照亮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我尝试在作文里融入思考:写《雨夜的路灯》时,我不再只描写雨丝和灯光,而是想到清洁工阿姨凌晨四点扫落叶的背影,想到冬日里父母在校门口等待的身影——原来“光”不仅是物理现象,更是人心的温度。当我的文章登上校刊,有同学对我说:“读你的文章,感觉心里暖暖的。”那一刻,我忽然懂得:写作不仅是自我表达的窗口,更是用文字传递温暖的火炬,让他人看见自己眼中的光。
如今,到了六年级,我的书包里便始终装着随身笔记本。我将人生路上的所见所闻,注入思考与感悟,让细碎的感动凝结成文字,珍藏于笔记本中。
写作是追求光明的旅程:从拾取生活中的微光,到追寻阅读中的思想光芒,最终让文字成为照亮他人的火炬。泰戈尔的话提醒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用笔尖记录和传承时代的“光”。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看到许多同龄人在生活中汲取养分,在文字中成长。让我们以笔为工具,播撒希望的种子,相信心中有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作者:张泽洋
指导老师:王育荣
学校:岐山县城关小学
班级:六八班
联系电话:13636767719
银行账号:农行6228480236075379966
开户银行:农行岐山县凤鸣支行
通讯地址:岐山县城关小学王育荣
邮箱:872766552@qq.com
标签: 笔尖
相关文章
最新作文